景點介紹
??洪澤湖濕地博物館始建于2006年,從外形可以看出整體是建于水面之上的,其屋面、外墻及地坪、仿真木棧道等運用的全部是仿真的生態材料和生態技術制作而成,整體造型與濕地自然風光有機結合,形成一體。博物館建筑面積2300平方米,其中第一層約1500平方米,主要展示了濕地獨特的自然資源,珍稀動植物標本以及濕地歷史演變與洪澤湖淡水魚類等。走進展廳,恍若時光穿梭,回到了千萬年前的遠古時期,讓人目不暇接,下面就由我為大家仔細講解洪澤湖濕地博物館。博物館分為六大展廳,分別是生態家園、濕地變遷、濕地生態、水生動物、陸生動物、濕地植物。
??生態家園廳通過圖片和文字向大家介紹濕地的保護對象、地里位置、演變歷史、地形地貌、遠古生物、水資源以及生態功能。
??濕地的保護對象是:1、內陸淡水濕地生態系統;2、國家重點保護鳥類,野生動植物;3,魚類產卵場;4,下草灣標準地層剖面。
??地里位置:洪澤湖西北部的泗洪縣境內,在北緯33°10’48”~33°23’34”,并118°12’14”~哎18°37’09”。保護區西部和北部分別于石集鄉、瑤溝鄉、雙溝鎮、城頭鄉、臨淮鎮等鄉鎮以水面淺灘和陸地接壤。南部和盱眙縣,東部和洪澤湖縣相連。
??演變歷史:洪澤湖形成僅800余年,是我國五大淡水湖泊中最年輕的湖泊。約1000年前,洪澤湖區是淮河及其下游星羅棋布的湖蕩洼地,經黃河南泛奪淮入海,大量泥沙淤堵淮河入海故道,尾閭排泄受阻,湖蕩擴展,逐漸形成浩淼的大湖。之后又經歷代人為改造和環境變遷,歷經胚胎期、擴張期,衰老期和新生期,逐漸演化形成今天的洪澤湖。
??地形地貌:早在200萬年以前是古代海濱的一個瀉湖,由于地質運動和巨流大川的沖擊,瀉湖逐漸退居內陸分裂成許多小湖。后因黃河多次改道奪淮,淮水泛濫成災,加之泥沙淤積,湖底墊高。使原來許多小湖逐漸形成一個越來越大的“懸湖”。
??從地貌形態上看,洪澤湖湖盆呈淺蝶形,洪澤湖西部為三大洼地。目前溧河洼、成子湖保持湖灣狀態。而安河洼由于圍湖造田,其湖灣狀態已基本消失。洪澤湖南部為低山丘陵,北部和東部為黃河沖積平原的一部分,北部高,東部低。
??遠古生物:1、下草灣系中至少包括兩個化石層為位。上部是由中國楊氏河貍、原脊象和另一種較進步的犀類為代表,時代為早更新世。下部以短腳犀為代表,時代為中新世(近于中期)。
??2、雙溝醉猿:新第三季長臂猿類化石在亞洲的首次發現。
??3、淮河象:生活在亞洲,長得很溫順,牙齒上長花紋,象牙粗壯且長。非現代象牙所比。2010年6月16日,江蘇泗洪發現更新世中期淮河象骨胳牙齒化石。(門牙向內彎曲,牙齒很奇特,臼齒上有花紋,這些花紋是菱形的,與生俱來。)
??水資源:匯入洪澤湖的主要河流有七條,分別為淮河、懷洪新河、濉河、新汴河、新濉河、徐洪河和西民汴河。
??生態功能:濕地被譽為地球之腎,具有重要的凈化功能。位于陸地與水體之間的濕地,它能抵御洪水,調節徑流,控制污染,清除毒物,凈化水質,是自然環境中自凈能力很強的區域之一,它對保護環境,維護生態平衡,保護生物多樣性,蓄滯洪水,涵養水源,補充地下水,穩定堤岸線,控制土壤侵蝕,保墑抗旱,凈化空氣,調節氣候等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洪澤湖濕地的保護對于改善洪澤湖及其流域水環境質量具有重要意義,特別是對南水北調東線工程水質安全提供可靠保障。
??濕地變遷主要通過化石展示向大家介紹一下在濕地內所發現的一些遠古生物。
??淮河動物群:5——10萬年。又稱大河貍——四不象鹿動物群,原指中國淮河流域更新世中期的一個哺乳動物群,是當時根據在泗洪下草灣組中部發現有中國大河貍、犀牛、鹿、象等化石。
??河貍壩:由河貍筑成的壩,河貍生活在具有一定水深的水邊,它會用犀利的牙齒咬伐樹木,用10厘米左右的樹枝搭建圓錐形狀建筑物作為自己的住所。為了保護水的深度會在小溪或小河旁邊用小樹苗筑壩蓄水形成水庫,住房的進口,設在水庫底部,確保自身與住所的安全。
??下草灣標準地層:1954年,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專家在當時的下草灣一帶采集到了一些動物化石,經研究測定該批化石年代為中新時期(距今約1200萬——1500萬年)
??下草灣地層剖面化石相當豐富,其中有大河貍、虎、象、犀、鹿及龜類等化石。發現于雙溝的長臂猿原化石被定位“雙溝醉猿”,保護下草灣地質剖面為地質和生物研究提供了科學依據。
??濕地生態廳內通過模擬的生態空間向大家展示了濕地保護區內核心區的生態景象,其中樹木、蘆葦、荷花都是特殊的生態材料制作而成,鳥類都是真實的標本。走進廳內,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是一棵參天大樹,大樹底下是一條彎曲的小道。小道的左手邊是煙波浩渺的洪澤湖景象,湖上帆船林立,一派繁忙景象,我們仿佛能感覺到畫面上帆船內漁民收獲的喜悅,日出斗金的洪澤湖是漁民賴以生存的家園,這種帆船林立的景象也是洪澤湖古代著名的景色之一。湖邊是一些蘆葦,在蘆葦的深處,有一些鸕鶿、野鴨等一些常見的鳥類以及狐貍、黃鼠狼等一些小型動物,這些鳥類和動物都是真實的標本放于此處。小道的右手邊是大片盛開的荷花景象,每當夏季來臨,不管是洪澤湖濕地公園,還是濕地保護區內,都能看到盛開的荷花,這里的荷花有1008種,每種荷花形態各異,有不同的顏色,讓人目不暇接。
??水生動物廳展示了洪澤湖近70種淡水魚類標本是孩子們科普教育好去處。洪澤湖濕地主要水生動物分為底棲動物和魚類。其中底棲動物61種,魚類68種。在生態類型上,洪澤湖魚類主要分為以下幾種:1、湖泊定居型魚類,能在洪澤湖完成整個生活史周期,如銀魚、鯉魚、鯽魚、黃顙魚等。定居性魚類在洪澤湖中種類多數量大,在漁業生產中占有重要地位。2、流水性魚類,習慣于生活在流水環境中,如光澤黃顙魚等。3、江湖洄游型魚類,它們在江河流水環境中產卵繁殖,在湖泊濕地中生長發育,如青魚,草魚,鰱魚等,這也是洪澤湖漁業的重要組成4、江海洄游型魚類,它們性成熟后在海水中繁殖產卵,幼魚溯河到湖泊中生長發育,如鰻魚是分布于該湖的海淡水洄游性魚類。
??陸生動物廳展示了眾多在濕地內發現的陸生動物標本。江蘇省泗洪洪澤湖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條件優越,濕地生態類型豐富,動物區系組成復雜,生物多樣性較高,其中發現的陸生動物有兩棲動物7種,爬行動物14種,哺乳動物16種,昆蟲近千種和鳥類194種。
??這里的鳥類不但是濕地的客人,人類的朋友,在我們中國人的生活當中也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下面為大家介紹一些鳥類的生活特性以及在生活中代表的含義。
??紅隼是一種小型的種猛禽,主要以食鼠類為主。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鳥類。
??喜鵲是世界上最常見的鳥類,主要以昆蟲為食。在中國,喜鵲是“喜的象征”,每當我們看到喜鵲總是感覺心情舒暢,這預示著近期會有好運出現。在古代,喜鵲是牛郎織女的助手,每當七巧節來臨,喜鵲都會在銀河上搭起一座天橋,以供他們相會,所以,喜鵲也代表著愛情,結婚的人家都喜歡把窗紙剪成喜鵲的圖案,以乞討吉祥。在古代的建筑當中,人們喜歡在屋檐雕刻梅花時雕上喜鵲以代表“喜上眉梢”,尤其是家里有即將進京趕考的考生,這種雕刻更顯得重要。“鳩占鵲巢”這個成語也指的是斑鳩和喜鵲之間的故事。
??烏鴉在中國的南方并不多見,但在北方的田野與馬路上卻成群結隊。大部分的中國人在見到烏鴉時的表情與見到喜鵲的表情恰恰相反,總認為出門遇到烏鴉無疑是不好的征兆,但在中國,東北三省與首都北京是由滿族人居住的地方,烏鴉卻被供奉為神鳥,因為滿族的老祖先“努爾哈赤”在統一中國的戰斗中,有一次作戰受傷,落于馬下,命垂一線,正是烏鴉救了他一命,故而烏鴉是滿族人的神鳥,在滿族人的信仰當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貓頭鷹也是世界上最常見的鳥類,和烏鴉一樣,不太討人喜歡,古人常說夜貓子進宅,無事不來,貓頭鷹是邪惡的象征,貓頭鷹因為其臉部長得像貓故而得名,喜歡夜間行動,愛吃老鼠,貓頭鷹具有發達的聽力,超強的夜視能力,一只成年貓頭鷹的聽覺能力是人類的1000倍,而夜間的可視能力是人類的100倍,在世界著名的電影《哈利波特》中,貓頭鷹扮演的角色是信使,有非同一般的超能力。
??現在我們來到的鷺類展示,濕地保護區內常見的鷺類有十余種,她們共同的特點是嘴巴尖尖,爪子長長,體型偏瘦,飛翔時風度翩翩,覓食時小心翼翼,白鷺是保護區常見的鳥類,也是一年四季都能見得到的鳥類,濕地保護區內有近十幾萬只白鷺,同時也被我們泗洪縣選為泗洪縣的縣鳥。她有一個“大湖精靈”的美譽。蒼鷺是鷺中體型最大的一種,成年后的一只蒼鷺體重可以達到數十斤。
??鴛鴦,也屬于鴨科,公的叫鴛,母的叫鴦,和成鴛鴦,在古代鴛鴦是愛情的象征,但在現實生活中,鴛鴦卻不是最忠誠的鳥類,一只死后,另外一只會在很短的時間內找到新的伴侶,就和古人歌頌的鴛鴦個性恰恰相反,那么除了鴛鴦之外,還有一種鳥類,當時在古代的產生一種錯覺,等一下我們見到了在為大家介紹,大家可以先猜一下。鴛鴦主要是在上海的崇明島過冬,每年有將近3萬只鴛鴦在那過冬,場景甚是壯觀。??
??丹頂鶴被稱為“濕地之神”,主要棲息于泗洪縣洪澤湖濕地和鹽城國家級丹頂鶴保護區,丹頂鶴它是長壽的象征,在中國古代也被稱為是仙鶴,是羽化成仙的標志,古人一般認為丹頂鶴是胎生,其實是卵生。
??大鴇是一種非常善于奔跑的鳥類,主要吃野草和昆蟲,在中國古代有一個傳說,說這種鳥總是七十只聚在一起,所以在給這種鳥起名字的時候就用了“鴇”字,大家可以仔細的看一下這個“鴇”字,是由“七”“十”“鳥”三個部分組成。之前在說到鴛鴦的時候,人們在古代經濟條件不優越的情況下,對于另一種鳥也產生了錯覺,那說的就是大鴇了。因為當時人們從遠處觀察大鴇發現這種鳥類只有雌性沒有雄性,古人認為大鴇是百鳥之妻。故而在宋代以后,文人將青樓里的老板娘與大鴇的生活習性相聯系,稱為老鴇,因此大鴇走進了中國古代文人的視野之中。一直到后來,人們才發現大鴇其實是有雌雄之分的,主要區別是雌性的嘴邊是絨毛,而雄性的嘴兩邊則是胡須。目前大鴇在世界上僅存3萬只左右,中國約有300到400只,故而大寶也被稱為是“鳥類中的大熊貓”。
??濕地植物廳展現了在濕地內豐富多彩的植物,洪澤湖是我國五大淡水湖中最年輕的活潑,濕地資源豐富,許多植物具有獨特的食用價值,自古有“雞頭,菱角半年糧”之說,這里的“雞頭”實際指水生植物芡實。目前隨著科技的發展和人類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傾向于使用天然野生植物,一方面由于這些植物沒有化肥農藥的污染;另一方面這些植物大多具有獨特的口感。目前濕地內發現可食用型的植物有菱角、芡實、蓮、荇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