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9-04
水生植物
蘆葦
別名 葦、蘆、蘆芛、蒹葭。 多年水生或濕生高大禾草。屬于禾本目,禾本科 蘆竹亞科 蘆竹族 蘆葦屬 。生于江河湖澤、池塘溝渠沿岸和低濕地。為全球廣泛分布的多型種。除森林生境不生長外,各種有水源的空曠地帶,常以其迅速擴展的繁殖能力,形成連片的蘆葦群落。
蘆竹
禾本科蘆竹屬,又名蘆荻,江葦,是多年生挺水高大宿根草本,形如蘆葦。稈高3-6米,地下莖短縮、粗壯,多分枝,葉片廣披針形,圓錐花序頂生,穗狀呈掃帚狀,9-12月為花果期。為主要水邊觀景植物。產廣東、海南、廣西、貴州、云南、四川、湖南、江西、福建、臺灣、浙江、江蘇。生于河岸道旁、砂質壤土上,喜溫暖,喜水濕,耐寒性不強。
荷花
中國著名的觀賞花卉,因其“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高貴品質,從古至今,備受文人雅士青睞,素有“花中君子”的美譽。由于“荷”與“和”、“合”諧音,“蓮”與“聯”、“連”諧音,中華傳統文化中,經常以荷花(即蓮花)作為和平、和諧、合作、合力、團結、聯合等的象征;以荷花的高潔象征和平事業、和諧世界的高潔。為中國十大傳統名花之一。1989年在北京專門成立中國荷花協會,促進它在中華大地上碧波萬頃,香飄無涯。
王蓮
水生有花植物中葉片最大的植物,其初生葉呈針狀,長到2~3片葉呈矛狀,到11片葉后葉緣上翹呈盤狀,葉緣直立,葉片圓形,像圓盤浮在水面,直徑可達2米以上,葉面光滑,綠色略帶微紅,有皺褶,背面紫紅色,葉柄綠色,長2~4m,葉子背面和葉柄有許多堅硬的剌。每葉片可承重數十公斤,二,三十公斤重的小孩坐在上面也不會沉沒。
蒲草
香蒲科香蒲屬水生或沼生多年草本植物。植株高大,地上莖直立,粗壯,葉片較長,雌花序粗大。葉鞘抱莖。小堅果長橢圓形,種子深褐色。花果期6-9月。分布較廣,常生長于河湖岸邊沼澤地。是中國的一種野生蔬菜,其假莖白嫩部分(即蒲菜)和地下匍匐莖尖端的幼嫩部分(即草芽)可以食用,味道清爽可口。花粉入藥,稱“蒲黃”,能消炎、止血、利尿;雌花當作“蒲絨”,可填床枕。花序可作切花或干花。水燭是中國傳統的水景花卉,用于美化水面和濕地。水燭的葉片可作編織材料;莖葉纖維可造紙。
芡實
睡蓮科芡屬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沉水葉箭形或橢圓腎形,浮水葉革質,橢圓腎形至圓形,葉柄及花梗粗壯,花內面紫色;萼片披針形,花瓣紫紅色矩圓披針形或披針形,漿果球形,污紫紅色,種子球形,黑色。7-8月開花,8-9月結果。分布中國南北各省,生于池塘、湖沼中。該種種子含淀粉,供食用、釀酒及制副食品用;供藥用,功能補脾益腎、澀精。
茭白
又名高瓜、菰筍、菰手、茭筍,高筍、茭瓜。是禾本科菰屬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分為雙季茭白和單季茭白(或分為一熟茭和兩熟茭),雙季茭白(兩熟茭)產量較高,品質也好。古人稱茭白為"菰"。在唐代以前,茭白被當作糧食作物栽培,它的種子叫菰米或雕胡,是"六谷"(稌、黍、稷、粱、麥、菰)之一。多生長于長江湖地一帶,適合淡水里生長。為多年生挺水型水生草本植物。
茨菇
又稱茨菰、慈菇、燕尾草、白地栗等,是澤瀉科慈姑屬的一種植物,果實可食用,味澀。多年生草本,全株有辛辣氣味,葉厚紙質或薄革質,卵形或闊卵狀近心形,早春開花,有柔毛。氣辛香,味辛辣麻舌,微苦。
水蔥
匍匐根狀莖粗壯,具許多須根。稈高大,圓柱狀,最上面一個葉鞘具葉片。葉片線形。生長在湖邊、水邊、淺水塘、沼澤地或濕地草叢中。最佳生長溫度15-30℃,10℃以下停止生長。能耐低溫,北方大部分地區可露地越冬。
菱角
又稱芰、風菱、烏菱、菱角、水栗、菱實、芰實,菱科菱屬,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幼嫩時可當水果生食,老熟果可熟食或加工制成菱粉,風干制成風菱可貯藏以延長供應,菱葉可做青飼料或綠肥。有助于健胃止痢,抗癌。
美人蕉
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達1.5米,全株綠色無毛,被蠟質白粉。 是亞熱帶和熱帶常用的觀花植物。喜溫暖和充足的陽光,不耐寒。對土壤要求不嚴,原產熱帶美洲、印度、馬來半島等熱帶地區。
荇菜
屬淺水性植物。莖細長柔軟而多分枝,匍匐生長,節上生根,漂浮于水面或生于泥土中。葉片形睡蓮,小巧別致,鮮黃色花朵挺出水面,花多且花期長,是庭院點綴水景的佳品。多年生水生植物,花大而明顯,花冠黃色,五裂,裂片邊緣成須狀,花冠裂片中間有一明顯的皺痕,裂片口兩側有毛,裂片基部各有一叢毛,具有五枚腺體;雄蕊五枚,插于裂片之間,雌蕊柱頭二裂。
大薸
俗名水白菜、水蓮花或是大葉蓮,為天南星科大薸屬的唯一物種。多年生浮水草本植物,雌雄同株,繁殖迅速,有長而懸垂的根多數,須根羽狀,密集。葉簇生成蓮座狀,葉片常因發育階段不同而形異,喜高溫濕潤氣候,耐寒性不如水葫蘆和水花生。一般在溫度15-45℃之間都能生活,它還喜歡清水,大薸在自然條件下,主要靠無性繁殖。在廣東、廣西大部分地區全年生長,能夠自然越冬,但冬季生長緩慢。
再力花
竹芋科,多年生挺水草本植物。葉卵狀披針形,淺灰藍色,邊緣紫色, 是一種優秀的溫室花卉,花柄可高達2米以上。是引入中國的一種觀賞價值極高的挺水花卉。植株高100-250 厘米,主要生長于河流、水田、池塘、湖泊、沼澤以及濱海灘涂等水濕低地,適生于緩流和靜水水域。再力花喜溫暖水濕、陽光充足環境,不耐寒冷和干旱,耐半陰,在微堿性的土壤中生長良好。
金魚草
屬多年生草本植物。葉片長圓狀披針形。總狀花序,花冠筒狀唇形,有白、淡紅、深紅、肉色、深黃、淺黃、黃橙等色。 可盆栽,因其花色艷麗,非常適合觀賞。因花狀似金魚而得名,也是一味中藥,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腫之功效。亦可榨油食用,營養健康。喜陽光,也能耐半陰。性較耐寒,不耐酷暑。適生于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在石灰質土壤中也能正常生長。
狐尾藻
多年生挺水或沉水草本植物。抗寒性強,春季返青早。可春播、夏播或秋播,葉量豐富,喜溫和濕潤氣候,不耐炎熱和干旱。以濕潤而富含有機質的黏壤土和黏土生長最好。
魚腥草
是中國藥典收錄的草藥,草藥來源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的干燥地上部分。夏季莖葉茂盛花穗多時采割,除去雜質,曬干。 草藥性狀,表面棕黃色, 味辛,性寒涼,歸肺經。能清熱解毒、消腫療瘡、利尿除濕、清熱止痢、健胃消食,用治實熱、熱毒、濕邪、疾熱為患的肺癰、瘡瘍腫毒、痔瘡便血、脾胃積熱等。現代藥理實驗表明,本品具有抗菌、抗病毒、提高機體免疫力、利尿等作用。魚腥草為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全株有腥臭味;莖上部直立,常呈紫紅色,下部匍匐,節上輪生小根。葉互生,薄紙質,忌干旱,地下莖越冬,-10~0℃時不會凍死,
浮萍
是浮萍科浮萍屬飄浮植物。生于水田、池沼或其它靜水水域均有分布,常與紫萍,混生,形成密布水面的飄浮群落,通常在群落中占絕對優勢。浮萍為良好的豬飼料、鴨飼料;也是草魚的餌料。入藥能發汗、利水、消腫毒;治風濕腳氣、風疹熱毒、衄血、水腫、小便不利、斑疹不透、感冒發熱無汗。葉狀體對稱,表面綠色,背面淺黃色或綠白色或常為紫色,近圓形,喜溫氣候和潮濕環境,忌嚴寒。宜選水田、池沼、湖泊栽培。生長于水田、池沼或其它靜水水域,常與紫萍混生,形成密布水面的飄浮群落。
燈芯草
中藥名,是多年生草本水生植物,根莖橫走,簇生,直立,細柱形,花期6-7月,果期7-10月。其莖髓或全草入藥具有清熱、利水滲濕之功效,可用于淋病,水腫,心煩不寐,喉痹,創傷等癥。
梭魚草
是雨久花科,多年生挺水或濕生草本植物,株高可達150厘米,地莖葉叢生,圓筒形葉柄呈綠色,葉片較大,深綠色,表面光滑,葉形多變,5-10月開花結果.喜溫、喜陽、喜肥、喜濕、怕風不耐寒,靜水及水流緩慢的水域中均可生長,適宜在20厘米以下的淺水中生長,適溫15℃至30℃,越冬溫度不宜低于5℃,生長迅速,繁殖能力強,條件適宜的前提下,可在短時間內覆蓋大片水域。